29 Jun 2009

云吞面

那天早上拨电话给身在KK的妈妈,她说刚吃了早餐,roti canai。我问为什么她又吃roti canai?没营养啊!标准答案:“我都唔钟意食其它嘢!”在KL时妈妈可以连续五天的早餐都吃roti canai。但这却还不是她的最爱,她的最爱是‘面粉糕’。我们在家时,每次问她要吃什么早餐,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‘面粉糕’,理由同样的也就是那个标准答案了。

我应该也遗传了妈妈的这种‘专一’因子。念中学的某一段时间内,每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就会习惯性的去打包云吞面,那是自己还有大妹的标准午餐。记得那时卖云吞面的安娣只要看到我,就知道我要打包‘一大一小两包云吞面,大的要加咖哩汁’。直到几年前妹妹们说起,我才知道大妹那时因为连续几个星期每天都吃云吞面午餐,最后竟然对云吞面产生了恐惧,从此有了阴影,看到云吞面都想作呕。

车里有许多CD,向来我的做法都是:比较爱听的歌曲就常听,其余的就久久才听一遍,甚至完全没听。其实如果放张学友的所有经典歌曲,我是可以听整个星期都不会腻的。但近来想起那‘云吞面’事件,我开始逼自己听一些平时少听或不听的歌曲,甚至听电台的歌(除了新闻,我很少听电台节目,可能是素质问题吧?)。慢慢也发现了原来还有许多歌手的歌曲,都是非常好听的。

多尝试不同的食物、多听不同的歌曲、多接触不同的事物,除了让自己不会因为一成不变而作呕,还能让自己的生活视野开阔些,其实真的还不坏。

26 Jun 2009

《1874》

有时,某一首歌里的某一段,就能深深地把我吸引着,让我忽略其它的事,甚至连歌里其余的词曲部分也不会去留意。

《1874》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曲。

几年前就开始听到这首歌了。但直到一个月前,我都只会唱“情人若寂聊地出生在1874,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”,其余的绝大歌曲部分我连哼都不能,因为根本不知道它的曲子是怎样的。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到karaoke,我特地点这首歌,希望能好好的唱一唱。但我只是能看着画面歌词,听着音乐,半句也唱不出口,直到“情人若寂聊地出生在1874。。。”现在想起都还会觉得有趣。

上个月,心血来潮,冲动的到youtube找这首歌。看了多个不同版本的演唱,看了歌词,发现了更多吸引我的部分,也感觉歌曲更完整了。尤其看了陈奕迅下面的现场演唱,让我更加地喜欢这首歌了。

那个人真的出现过吗?还是只是个虚构的角色?

只要相信,就存在了。

22 Jun 2009

误会

误会通常都是在缺乏/没有沟通,或沟通不良的情况下产生的。

有没有试过在某件事情当中,只存在着自己单方面的回忆及想法呢?由于某些原因,可能因为面子、愤怒或内疚,而从来没有向对方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,或向另一方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呢?在另一方的回忆及想法缺席的情况下,我们就以为自己想的就是正确的,以为自己感觉的就是对的。这是多么大的错误啊!

有些事情,我们以为别人开罪了自己,就因为面子、愤怒而拒绝听取别人的解释,自己一个人在想、一个人不爽、一个人生气。误会就因此产生了。很可能五年过后,自己心平气和地向别人提起、询问并了解了别人的立场后,就会发现原来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,所有都只是个误会。无端端生了多年的冤枉气,多么不值得。

有些事情,我们以为自己伤害了别人,就因为内疚、逃避而不敢向对方说明致歉,自己一个人在想、一个人后悔、一个人自责。误会就因此产生了。很可能15年过后,自己鼓起勇气地向对方讲解、道歉并听取对方的想法后,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活在本身的想象世界当中,全部都只是个误会。无端端后悔自责了那么多年,多么的可笑。

有问题,尽早解决。但就算过了多年,只要还能把误会说清楚,其实都还不算迟的。

14 Jun 2009

番薯你呀!

芙蓉家左边的邻居,把屋子当作工厂。修理罗里、烧焊、打铁、锯铁枝锯木板。。。他说外面工厂租金太高,为了省钱,没办法,只有在自己家里工作了。其他邻居没有/不敢投诉,因此他也越来越大胆了。

除了把屋子当工厂,他也收购了一些旧车停放在附近,包括邻居的屋子前。很多时候由于旧车暂时卖不出,停放的时间也变得长了。当我们几兄弟姐妹一起回家时,车子多了,他偶尔也会识趣把停放在我们家门前的车子移走。有时则需要我们的明示暗示他才会‘醒目’。

听见我们常常埋怨,不到四岁的侄儿恺文仿佛也有同样的不满。上星期的一个下午二哥带恺文回家时,发现又有车子停放在家前,恺文突然很生气的说:“他做么把车子放在我们家?等下我就去骂他!”。开始时二哥也不以为意,但恺文一下车就大声喊:“你做么。。。”幸好二哥反应够快及时按着恺文的口,才没让恺文把整句话骂完。当时二哥还庆幸逃过一劫。但他们离开家时,二哥一时疏忽,还是劫数难逃。“你做么把车停在我们家门口,番薯你呀!”

我知道了后,就打电话告诉恺文,别人做错了可以骂,但不能用‘番薯’骂人。

前天二哥告诉我,恺文说他不敢再骂邻居了,因为他害怕又骂人‘番薯’。

小孩子还是可以好好教的。

杂物

花是主角、叶是配角,不过杂物也能占一席之位。








10 Jun 2009

有时会觉得,绿叶比红花更吸引、更耐看。

迎宾。


出鞘。


开屛。


枯。


散叶。


皱。


树怪。


词穷。

9 Jun 2009

到KL胡姬花园(Orchid Garden)拍了一些花叶杂物。

胡姬花园,当然先看胡姬花啦!


满池莲花。


娇黄心。


水中花。


褪色红花?


不一样的大红花。


大红花。


一点红。

8 Jun 2009

上个星期

星期一,输了一场原本以为会赢的官司。起诉人超过一半的文件,在签名处都是空白的。提呈这样的文件证据,还能获得Summary Judgment,我无话可说。

星期二,和法庭官员及警察去封屋时,屋主在我坚持只能通融多一个星期后,竟然对我作出刑事恐吓:“你弄到我tension,小心我斩你!”

星期三,到警察局报案。过后载查案警官去找那屋主,再看着他和屋主的太太儿子争执吵架,而我则只能在旁空担心。晚上,家里停水了。

星期四,夜晚的强风把客厅的窗帘杆吹得松脱了,整片落地窗帘掉落地上。

星期五,前一个星期被美女安娣吃了的三个肉粽,失而复得。

星期六,在胡姬花园看到了最漂亮的一朵花。

星期日,第一次看赛龙舟。

应付接二连三倒霉事件的能力,我也是从小开始就接受训练的。不过近三、四年来都还算过得平安无事,当年笑对霉运的功力也减弱了不少。但虽然开始的四天心情有点低落,还是告诉自己,积极的面对,最后一定会过去。

而且就如小何提醒的:与世上大部分的人相比,我们非常幸运了。没理由怨天尤人。

我的部落格:忧乐园

7 Jun 2009

第一次看赛龙舟

今早到布城看赛龙舟。这是我第一次看赛龙舟,当然是新鲜啦!

从未去过Precinct 6,跟着通常都被树叶遮挡的路牌指示,兜了一个大圈,花了大约45分钟才到达布城人造湖。

到场观赛的公众其实并不太多,工作人员与参赛者的人数应该更多。但,气氛还是相当热闹。

这次的龙舟赛基本上分成12人及其22人组,在扣除了舟前及舟尾的各一位队员,实际上只有10人及20人在划桨。

我们观赏了大约7-8场比赛,12人组的没什么刺激,22人组由于速度较快,吸引力也较大。有些队伍经过专业训练及准备,但也有些队伍很明显的非常不专业,甚至连划桨的动作都不一致。

今天,又多了一个经验。

一致的动作。


这支队伍,很少训练吧?


出力!


加油打气!


再快一点!


就快追上了!


胜利啦!假的,在玩而已。

6 Jun 2009

看书的习惯

我的看书习惯是从小由自己慢慢培养起来的。童年时看香港武侠漫画、小学时在图书馆胡乱看书、中学时看金庸古龙卫斯理小说、大学时由于参加辩论所以看历史经济哲学还有激励书、毕业后开始挣钱时也看了不少行销投资的书本。。。

没有什么人特别提醒我得多看书,但向来都觉得看书是获取更多知识的一个最好管道。花几十块钱,有时甚至只需几块钱,就能从书中得到别人的经验的分享,多么值得!(别只从自己的经验学习)

有朋友告诉我,她小时候曾问父亲为何不开书店,因为书店是她那时唯一爱逛的地方;也有朋友,在我主动送或借他们书本后却几乎完全没碰过那些书本。几年前买书可以扣税的政策开始实行后,曾有人建议可以书本作为礼物送给亲朋,即可扣税又能鼓励别人看书,两全其美。但,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书啊!

前两个周末都在KL逛书局。看到许多小孩坐在书局地上静静看书,有些父母甚至在旁陪伴,感觉真好。看书的习惯,真的是需要从小培养的。